发布时间:
2025-03-31
| 浏览次数:
89次
开栏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坚定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河北省拍卖行业协会党支部开展“微党课”讲述活动,将党课融入日常生活。
本质彰显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还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就现代化的主体问题而言,资产阶级思想家也承认现代化的主体是人,但他们眼中的人是抽象的人,是经济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人是现实的人,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中国式表达,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超越物本逻辑、坚持人民至上的经验总结。
人是现代化的尺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当前离不开资本要素的参与,必须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保障资本要素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驱动作用。同时,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吸收借鉴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优秀文明成果。
不过,“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注重规范和引导资本的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注重契合人的多元向度,彰显人民群众对于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期盼。
人是现代化的依靠。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既不是上帝,也非少数英雄人物,更不是黑格尔所谓无人身的绝对理性。相反,劳动群众生产方式的进步,改变了社会分工,塑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
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诸多成就,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改制等,无不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汗水。同时,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要想把中国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归根结底还要依赖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人是现代化的目标。从价值本体论的意义上讲,现代化浪潮之所以能席卷全球,关键在于:它肯定劳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承认每个个体都有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权利。人是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化发展成果理应惠及人民群众。
不过,中国式现代化并没有止步于物质共同富裕,还强调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从而赋予人的现代化更深刻、更精准的注解。
进一步来看,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直指本质,不仅把抽象的人改造为现实的人,还提出了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将其视为人类文明的新出路,实现对现代性理念的根本改造。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念在当代的创造和发展: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美好生活理想愿景的构建,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起来,避免因抽象道德悬设而过滤个体生命的感性内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中逐步构建起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把人民至上作为统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根本原则;从人与世界的关系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民族复兴伟业应兼顾人民幸福与人类解放,主张合作共赢的全球化政策。
摘自“学习强国”